关于写作与理想(写于2023.3)

‌‌‌  开学初我去电影院看了《流浪地球2》,内心十分震撼,甚至为了其中那算不上多么感动的情节而落泪。我感受到了一种浪漫,真正的,“星辰大海”的浪漫。整个人类的浪漫和理想。
‌‌‌  我甚至一度觉得科幻这个题材比传统文学,那些局限在个人家长里短的文学,要站得更高。也因此想起了王老师您在课堂上曾经讲过刘慈欣《超越自恋——科幻给文学的机会》,我有些记不清了,但好像是说传统文学总是执着于人,人的情感、恩怨等等。而科幻,将眼光放得更开,看向宏大的宇宙。

‌‌‌  但很快,我不这么觉得了。
‌‌‌  在那么多优秀、杰出的人将眼光望向了星辰大海时,我仍是有些难过,以有些怜悯的眼光看着周围的人和自己(虽然我没有这个资格)。看着背负着整个家庭压力的父母、几十年如一日辛劳的舅舅、为了生活在几年里沧桑了许多的大姐,还有始终挣扎在理想和现实中的我。
‌‌‌  我仍然觉得,文学的最高价值在于带给人力量,带给人奋发向上的力量,带给人由内而外的力量,带给人潜移默化的力量。它让人不需要整天把某本书中的话放在口边,但书的思想已经浸润了他,让他在生活中活得更好。
‌‌‌  流浪地球2这样的作品,让我感到了极大的震撼,甚至让我有好好学习物理的冲动,但是,即便在电影中,也依然有着人类之间的勾心斗角,不同政治群体的争论,以及可以说让一些人感到心寒的场面。
‌‌‌  这样的场面一直都有,贯穿整个历史。
‌‌‌  我承认科幻带给我那似乎高出了俗世的理想,但那里我们每个具体的人都太远太远,生活中还有那么多的人整日中被各种各样的烦恼困扰着,即使一时为电影所激励,却仍是难以忽略、忍受生活中的贫瘠。
‌‌‌  我心中最好的文学,能够帮助各种各样的人,无论他的生活现状有多么贫瘠,他都可以从文学中获得抵御的力量。

‌‌‌  前几日看了《爱因斯坦谈人生》,他认为,那些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贤圣们,对人类做出的贡献比他更大。
‌‌‌  我常常想,人类的科技水平越来越高,物质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但人类真的有变得更加幸福吗?

‌‌‌  那些困扰着人类千百年的问题,那些源自人心的问题,始终难以得到解决。
‌‌‌  那些令人对人性感到悲观,甚至是绝望的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的缓解。
‌‌‌  背叛、冷漠,旁观者,局外人,独裁者。知乎、b站等各种各样的网络平台,环境越来越差,更令人对人均素质的变化感到担忧。为什么网络变成了这个样子,人的素质真的随着时代提高了吗?我对此感到难过。
‌‌‌  看着周围那些包括我父母在内的饱受苦难的人,我感到悲伤。

‌‌‌  我们在生活中感到的厌烦、愤怒、伤感,大多数并不是源自于追求真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而往往是来自于人自身。
‌‌‌  人情社会、阶级固化、贫富差距加大、隐蔽的腐败……各种各样的不公平的事,从来没有因为物质条件的丰富而离开我们,我也不认为那飞速发展的科技可以带给我们人类真正的文明。

‌‌‌  这是我对于文学和写作的理想和追求。我想投入到这份事业之中。
‌‌‌  

关于写作II

最近看了些讲写作的,有些是知乎上的,有的是书上的。很多作家都认为写作是一件充满痛苦的事,这和我以前所期待的是有很大差别的。
香蕉说写作是一件痛苦的事,因为文字永远是不完美的,无论如何提高,总会面临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对完美的追求折磨着作家,而不断精进的过程又带给作家以成就感和充实感。当一个人真正的爱上写作,开始写作的时候,他的人生从此就陷入苦痛之中了。

我也更加明白了我到底想做些什么。
我无意立志于写下恢宏巨著、传世经典,更没这个本事;也不想写网络小说,日更,周更的陷入到压力之中。我并不是指望自己能够靠这条道路吃饭。
我希望自己能够写出像《我与地坛》那样的文章,写出能够引起人共鸣的文章,写出能够让别人流泪的文章,不是靠卖惨,而是能够让人代入。

我也想写出《寒风吹彻》那样的。
还有《目送》中的带有思辨性质的,但又不失主体与情感的文章。

关于写作III

这段时间,我的心态很糟糕,学业、党课、交际、体育等放方面都给我带来压力。
我很久没有能够静下心来阅读一部文学作品。
当我想要写下某一本书的书评,想要写下流畅的文字时,我感到痛苦,因为我不知道怎么写。
我意识到即使是我看过的书,我也并不就能写出书评,即使写下来,往往是废话居多,能给人带来的思考很少。
经典,往往不是读一遍就足够的。
我需要重读,我需要更多的去思考。
这学期开始时本想多写一点的,可这学期的状态实在是差,在许多事上无谓的浪费了很多时间,即使不包括玩游戏。
暑假我想要读几本教写作的书,虽不能立竿见影的提高水平,但若因此就不去读,那便一直难以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