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书评
非常非常好看的一部小说,为小时候没看感到一丝遗憾,但现在看也别有一番味道。
这部小说好就好在那种氛围感、朦胧感、孤独感、成长干,就像我之前看的哪本书呢?《此间的少年》是有些像的。现在我的表达能力很难说出它到底哪里好。那就留给以后来说吧。
我现在想说的是它带给我的思考。
当下该如何感动儿童?曹文轩的《追随永恒》给出了答案。
孩子——这些未长大成人的人,首先一点依旧:他们是能够被感动的。其次:能感动他们的东西无非也还是那些东西——生离死别、游驻聚散、悲悯情怀、厄运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独中的理解、冷漠中的脉脉温馨和殷殷情爱……总而言之,自有文学以来,无论是抒情的浪漫主义还是写实的现实主义,它们所用来做“感动”文章的那些东西,依然有效——我们大概也很难在有新的感动招数。
感动他们的,应是道义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和美的力量,而这一切是永在的。
只要你曾真诚地生活过,只要你又能真诚地写出来,总会感动人的。
你有你的生活——你最有权利动用的生活,正是与你的命运、与你的爱恨相织一体的生活。动用这样的生活,是最科学的写作行为。
我们唯一要记住的是,感动人的那些东西是千古不变的,我们只不过是想看清楚它们是在什么新的方式下进行的罢了。
如何去教育小孩子,这个问题其实是非常值得思考的。因为我对当下教育小孩子的一些方式是不太满意的。
现在的氛围越来越卷,从小学就开始卷了,很多时候这是一种无奈,但在我看来,这样的结果是:
孩子未必能从小养成爱学习的习惯,从小学的这点内容对以后来说也意义不大,反而失去了不少童年的乐趣。一个美好的童年,是一辈子最宝贵的财富,值得一生去回味。这是塑造人生、塑造性格的阶段。
我认为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是最好的,同时要是能够读书,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那才是一生受用不尽的。
但是也不应该让小孩子去读那些晦涩难懂的书,一来逼孩子读书很痛苦,二是那些书没有人生体会也读不懂。
此时,儿童文学是无比重要的,能深得儿童心的儿童文学可以对儿童起很强的塑造作用,它可以告诉儿童许多是非观,善恶观,当然许多复杂的也很难让儿童明白,但绝对是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的。
从儿童时期入手,才是让一个人有着美好品格的好时机。但是这绝不该是那些小孩子都理解不了的意识形态。
能让小孩子读得进去、读得感动、有所收获的书是很宝贵、很有价值的,《草房子》就是这样的书。
我希望自己也能写出这样的书。
关于儿童的孤独感
儿童的孤独感如何表现呢?
回想小时候的我,一想起来就好像是开开心心的。
如今却总是不开心,总是感到孤独。
可这不该是一个突如其来的转变,有些孤独早在儿童时便埋下了影子。
留待以后再探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