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间听到了歌曲《Young And Beautiful》中超然物外、遍历沧桑的歌声,它如史诗般令我生出敬意。歌词唱道:“阅遍繁华,历尽沧桑,心慵意倦。金迷纸醉,杯酌换盏,迷人芬芳。仲夏夜茫,七月未央。我们年少轻狂,不惧岁月漫长。纵情时光,华灯初上。我们嬉戏追逐,童稚之心难藏。”

这首歌是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插曲,电影改编自同名小说,作者是美国20世纪“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菲茨杰拉德。

这部小说讲述了出身贫穷的盖茨比爱上了富家女黛茜,他艰苦创业,奋斗成为百万富翁,在黛茜夫妇房子对岸买了别墅,每晚邀请无数社会名流于此纵酒享乐,想要吸引对岸的黛茜的注意。他以为,只要能请来许多名流,便能融入上流社会;只要比坎南还要富有,黛茜就能回心转意。这是盖茨比的“美国梦”。但是他终其一生也没能抹去他与上流社会的隔膜。

《了不起的盖茨比》在我看来是一部极其悲凉的小说,他讲了一个浪漫、努力、怀有理想的青年在努力付出、白手起家后,最终却落得悲惨结局的故事。

好吧,这也不是我觉得最悲凉的。最悲凉的是汤姆从头到尾对盖茨比的不屑。无论盖茨比多么有钱,多么杰出,多么绅士,汤姆都从骨子里觉得盖茨比低人一等。盖茨比历经一生的努力都无法打破阶级的隔膜。他即使有钱了,被上层名流所欣赏的也只是他的钱。许多名流、明星都参加过盖茨比的晚宴,但他们完全不在意是到底是谁邀请的他们,他们只在乎来到这里后的物质享受。在盖茨比去世后,宴会不再有了,这里就成了一片荒地,没有人愿意来参加盖茨比的葬礼,小说中的尼克试图请求一些人参加盖茨比的葬礼,但他们都选择了推脱。盖茨比死后,没有人再在意与他的情谊。

盖茨比出身不好,但他爱上了名流闺秀,为此他知道自己需要有更高的身份、地位、财富。在他追逐的过程中,他也见识了世态炎凉、阶级差异,他认为自己一定要融入上层社会。我认为到后面盖茨比不只是在追求爱情,他也是在追求上层社会的认可,追求别人对他的肯定。当黛茜愿意与他远走高飞时,他却不愿意这么做,他坚持要向大家宣告他的胜利,不愿意一走了之。

但盖茨比与上层社会的隔膜之厚是他无法想象的。他越是想融入,他就越从内心觉得自己与那些人不同,他这一想法的根源就是一定程度上的自卑。

我在生活中也有相似的感受。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许多人,我仅仅是看到,就觉得ta的生活离我很远,不是和他聊聊天、笼络笼络感情就能够拉近距离,那是一种很深很深的、几近无解的距离感。我觉得他们的群体对我而言很陌生。他们会出去唱ktv、他们会化妆、他们会礼尚往来,他们的行为我知道没有什么问题,可我发自内心觉得那些人的行为是不适合我、不属于我的,我也不是说自己不能做那些事情,而是从来没有把这些事当作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不过我告诉自己不必强求,不必尽力融入他们的圈子,你自己也是有好朋友的。

苦苦追求融入别人的圈子,极有可能造成悲剧。正如书中的盖茨比,从贫穷通过奋斗走向富裕,他的精神值得推崇赞扬,他是个极为优秀的人。凭借他自己的努力,他可以过上很好的生活,但是他想融入美国上流社会,想要挽回黛茜,他以为他们之间的距离是金钱可以抹去的,但是他错了,他所做的一切徒劳无功。这些还让我想起了《泰坦尼克号》中的胖太太,她是个暴发户,虽然有钱,甚至比快要破产的rose家庭富有,但仍然被rose的母亲等一些贵妇所看不起。

在我看来,黛茜是配不上盖茨比的,正如尼克最后呼喊的“那群烂人加起来也比不上你”。听到这句话时,我是极为感动的,因为盖茨比值得别人的肯定却一直得不到。

读完《了不起的盖茨比》,我的观感是和开头的歌词很像,一切看起来似乎很美好,人们过着富裕、奢华的生活,但却笼罩着了悲凉与落寞氛围。

我隐约觉得《了不起的盖茨比》讲述了许多东西,我却还只能读到一小部分。读这样的书,我更加感到自己的浅薄,越发想要读更多的书。

我想这本书我之后还会再读的,想必还会有些新的感触,以后再说吧。

最后我还想说一点自己的感受:

对于有些人,我感到我无论对他们多好,都是无法融入到他们的圈子的,你对他们越好,他们却会对你会越客套,他们会对你表示友好,但不会在出现问题的第一时间找你,不会将自己的内心展现给你。

我渐渐意识到,那些愿意在你困难时帮助你的不一定就是挚友,可能他们只是乐于助人,仅此而已。而那些愿意与你分享他的快乐、更愿意向你展现他的苦痛的人,往往是真正视你为挚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