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堂极简物理课》读书笔记
摘录
- 目录
- 最美的理论
- 量子
- 宇宙的构造
- 粒子
- 空间的颗粒
- 概率、时间和黑洞的热
- 我们
- 因为没有学校课业的打扰,学生在假期里往往能更专注地学习。
- 总之,爱因斯坦的理论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绚丽多彩而又令人惊奇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发生爆炸的宇宙,有坍塌成无底深洞的空间,有在某个行星附近放慢速度的时间,还有像大海扬波一般无边无际延展的星际空间……我那本被老鼠咬破的书把这一切一一呈现在我面前,这并非痴人在犯傻时随口编的故事,也不是卡拉布里亚那地中海的骄阳让我晕头转向,更不是那粼粼的海水让我产生幻觉。这些都是事实,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对事实的惊鸿一瞥,比我们平日里模糊庸常的见解要高明一点。这样的事实看似和我们的梦境有着同样的材质,但无论如何的确比我们平日那些云雾般的梦境更为真实。
- 爱因斯坦去世的时候,玻尔——他最强劲的对手——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感人至深。几年后,当玻尔也去世的时候,有人拍下了他书房黑板的照片。黑板上画着一幅图,是爱因斯坦思想实验中那个“充满光的盒子”。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在挑战自己,仍然想要知道得更多。直到最后一刻,他仍未停止怀疑。
- 屈指可数的几种基本粒子,不断地在存在和不存在之间振动、起伏,充斥在似乎一无所有的空间中。它们就像宇宙字母表里的字母,以无穷无尽的组合,讲述星系、繁星、阳光、山川、森林、田地,以及节日里孩子脸上的笑容和星光灿烂的夜空的漫长历史。
- 在这里,在科学的前沿,在人类认知能够抵达的边界,科学变得愈发迷人了,它闪耀在对原初想法的锻造中,在直觉和尝试里,在那些被选择又被放弃的道路上,在不断产生的热情中,在于努力想像那些从未被想象过的事。
- 没有人会说“此处”的东西是存在的,不在“此处”的东西就不存在。那么,为什么我们可以说“此刻”的东西是存在的,不在“此刻”的东西就不存在呢?究竟“此刻”是客观的,它的“流动”让物体一个接着一个地“存在”,还是,它和“此处”一样,是主观的?(指示性的)
- 黑洞的热如同物理学中的罗塞塔石碑,它用量子、引力和热力学三种语言写就,仍在等待解读,以告诉我们时间的本质。
- 这样一来,“时间的流逝”便在物理学中出现了,但并不是在精确地描述物体的真实状况时,而是更多地出现在统计学和热力学中。这可能就是揭开时间之谜的钥匙。“此刻”并不比“此处”更加客观,但是世界内部微观的相互作用促使某系统(比如我们自己)内部出现了时间性的现象,这个系统只通过无数变量相互作用。
- 我们的记忆和意识都建立在这些概率性的现象之上。假如存在一种超感觉的生物,那么对它来说,就不存在时间的“流逝”,宇宙会是没有过去、现在、未来之分的一整块。但是,由于我们意识的局限性,我们只能看到一幅模糊的世界图景,并栖居于时间之中。请容许我引用本书编辑的一句话:“看不清的比看得清的更广阔。”正是这种对世界的模糊观察孕育了我们时光流逝的观念。
- 还有一个与我们自身息息相关的问题,经常使我们困惑不解:假如我们的行为只能遵循自然既定的法则,那么自由地做出决定又意味着什么呢?难道在我们的自由感与世间万物运行的严谨规律之间就没有任何矛盾吗?也许我们身上有一些逃避自然法则的东西,让我们可以用自由的思考来扭转或偏离自然的法则?
- 我们的爱与真诚与生俱来,我们天生就渴望懂得更多,渴望不断学习。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在不断增长。在知识的边界,我们的求知欲在燃烧。我们渴望探索空间纹理的细微之处,探索宇宙的起源,时间的本质,黑洞的现象,以及我们思维的运行。(读来很浪漫,但有种性本善的感觉。不过若是论人类整体,那是的)
- 我们的道德价值、情感和爱是再真实不过的了,它们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人类与动物界共享的财富,是我们这个物种通过千百万年的进化确定下来的。它们因其真实而更显珍贵。这些都是构成我们复杂存在的真实事物。我们的真实就是哭泣与欢笑,感恩与奉献,忠诚与背叛,是困扰我们的往昔,也是安详与宁静。我们的真实由我们的社群构成,由音乐引发的情感构成,由我们共同创造的错综复杂的常识网络构成。这一切都是我们描述的“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是自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就是自然,是它数不胜数、千变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当我们对世间万物的认识不断增长时,我们逐渐意识到了这一点。
- 自然是我们的家,在自然中我们就是在家。我们探索的这个奇妙世界,五光十色,令人惊异,在这里空间是颗粒状的,时间是不存在的,物体也可能不在任何地方,但它并未使我们远离真实的自我,只是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向我们展示了我们的栖居之地,展示了我们由什么构成。我们与世间万物一起,是由同样的星尘塑造的,无论我们沉浸在痛苦之中,还是焕发出喜悦的光芒,我们都必须承认,我们是世界的一部分。
感受
这是一本物理科普书籍,且是由著名的物理学家写就。我觉得作者的文笔非常好,读来很舒服,而非读论文的感觉。
书中我最喜欢最后一课,即尾声——我们。这一课充满情感,充满对人类自身的关怀,我们在探索自然,探求真理,但我们从来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需要思考我们自身。
我说不清到底是哪里浪漫,但这本书就是给我很浪漫的感觉,让人感受到了物理的迷人之处。
书很薄,不到一个小时就能看完,但我觉得比很多厚厚的科普类书籍好得多,这样的篇幅足以勾起人们对物理的兴趣了。且引发了我们的思考:时间是什么?什么是客观的?概率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是自由的吗?
值得收藏的一本小书。
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are licensed under CC BY-NC-SA 4.0 unless stating additionally.
Comment
LivereVa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