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讨厌悲剧,或者说是害怕悲剧。我害怕看到悲剧,看到主人公伤心欲绝的样子。我也会很心痛,难过,心情非常压抑。
我不明白人为什么要创造悲剧。鲁迅是说过,悲剧是将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我不理解,美好的事物为什么不让它美好下去呢?为什么要偏执地去毁掉它呢?
我能够明白一个原因:借由悲剧来展现感情的深厚,悲剧能够展现出感情的力量,能够让大家看到感情的动人之处。
我也知道有很多人是喜欢看悲剧的,我自己也能够感受到悲剧的动人之处,只是它带给我的心痛超过了感动。
许多人都羡慕悲剧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可谁又愿意自己去找寻悲剧来验证感情呢?
你希望你的生活平淡还是像悲剧中的那般精彩呢?悲剧能够展现感情,但并不是获得感情的方式,感情还应当是来自平常生活中的小事。一点一滴的积累。
我们喜欢英雄,喜欢看到精彩纷呈的故事,可是你是否愿意自己去经历英雄经历的困难呢?
我很崇拜我的一个优秀的学长,我曾问他,你希望你妹妹和你一样优秀吗?“不是很想,那样太累了。”
再说说关于逆袭、逆转这些词。最近看了不少NBA,也看到了几场反转,绝杀。这些很精彩,很好看,但我并不觉得反转或是绝杀等会被媒体捧上天的就是最厉害的。最厉害的难道不应该一开始就保持领先吗?一开始就稳操胜券的吗?绝杀固然精彩,但并不应该是我们追求的。
再比如说,让二追三,连拿几分扳回局面,这些当然厉害,而且会被媒体狠夸,但是我并不认为厉害是因为反超,你在吹捧的时候为什么不想一下他为什么一开始会落后呢?
波折的比赛固然精彩,但稳定更能体现实力不是吗?如果你是选手,你希望自己做到的是哪一个呢?是提心吊胆到最后不知道能不能赢还是顺顺利利的拿下比赛。
人们更愿意夸奖前者。而当一个人被翻盘、逆转时,他也常常会被更多地谩骂。
人们会说他一开始有那么大的优势,后面居然输掉了,但难道一开始的优势不是他凭借自己实力建立起来的吗?人们的指责好像是别人送给他们的,而他们辜负了别人的馈赠。
可能有点跑题了,我就是说:有很多东西,我们喜欢、崇拜,而不向往。
最近,随着不断尝试写作的脚步,我渐渐地又意识到悲剧的独特作用。悲剧可以用来展现一种问题导致的结果,反映社会的负面情况等等。比如说《祝福》,你想要表现封建礼教对人的迫害,悲剧是最适合的。或是要展现一段不合适的感情,必然是会写成悲剧的,喜剧可以讽刺一些社会现状,但也只是一些,有些内容强行写成喜剧只会令人反感。
不过,我还是不喜欢“狗血”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