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谣言”

emm,我又来了,原因竟是因为疫情考试推迟了,复习没有那么紧迫了。
身处疫情下的西安,最近见识了很多事,相比以往有了许多更加真切的体会。我也对于“谣言”有了新的认识。
西安最近出台了一些政策,大概就是说不要传播未经官方证实的信息,比如说非官方渠道所称的“疫情传播原因”,否则会被行政处罚。我自己就看到了许多不知道真假的信息,比如说(男女不正当关系)。
学校里的也不消停,关于“上网课”“封校”“封楼”等各种各样的消息都不断地出现,还有听到说“我们学校有的”等。上网课和封校在说了很久之后,教务处才终于发出正式通知,而不是让我们乱猜。
我只觉得,这些信息真的很让人头疼,如果当事人还不出来回应,最后直接处罚传播信息者就更加令人头疼了。因为很多其实都没有办法分辨真假。
首先,我不传播什么未确认消息,我只是想表明一下我的一些看法。
我坚定地反对谣言,但我反对粗暴地将未经官方证实的消息当作谣言。
如果信息未经官方确认就一定是谣言,那么官方岂不是可以轻易地把持舆论,只要“不证实”就可以了。只要官方不证实,是不是就可以否认所有的负面消息?如果真的如此的话,官方就只会让我们看到他想让我们看到的消息。
如果关于某个主体的信息的真实性一定要靠那个主体来确认,那么舆论的监督作用还有没有意义?有些人可能会说,你可以向有关部门检举揭发啊,为什么要在网上发布呢?可这样的效果不是和前面一样吗,需要靠主体自己承认错误。
核心问题就是:官方就一定诚实吗?
在这个信息爆炸,每个人也都可以输出信息的时代,分辨信息真假的能力越来越重要了,我觉得这真的一定要靠提高自己的能力、见识等,正如某任哈佛校长说的,高等教育最重要的目标——确保毕业生能够辨别“有人在胡说八道”。我们思修老师也给我们这么说过。如果仅依靠官方的信息你就能够正确地判断事情的真假,那何必需要这么高的学历呢?
完全靠官方,靠什么辟谣平台来辨别事情真假的是会带来危害的。案例也已经出现不少了。
如前段时间的阿里巴巴的事件,一女子说上级猥亵她,前期网上的舆论一边倒,警方甚至都已经将两个男子拘留,结果后面证实是女子自导自演。
再说一个比较惨痛的例子,也是关于疫情的。你们还记不记得李文亮?他是新冠疫情出现之际最早警示大家的,但被视作谣言,还被派出所训诫传播不实信息,结果我们都知道了:武汉疫情迅速爆发,李文亮一生最后也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
这是个很悲伤的故事。这就是粗暴地否认信息的危害。
我觉得官方看到不利于自己的信息,第一时间想的应该是去验证,去拿出证据来否认,而不是简单地否认,说那是谣言。如果是官方自己都还无法证实的事情,绝不应该直接被打上“谣言”的标签。
再比如说很多学校的丑闻,都因为家丑不可外扬的原因,被学校隐匿,压热搜等等。我们学校最近关于线下考试也引起了不少争议,昨晚甚至冲上了微博热搜第6,学校警告一些人不要传播不实信息,但事实是。具体的我就不说了,狗头保命。
许多被官方称做谣言的信息其实你并不能判断真假,更严重的问题是,如果很多谣言其实不是谣言,你还会信任那些官方吗?最严重的是,如果官方说什么东西是谣言,所有人都直接无条件相信,那么群众还有眼睛吗?还如何防范官官相护、尸位素餐、贪污腐败呢?
说这么多,我就是觉得我国的舆论环境很emm,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