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作者
书评|《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内容简介(这是我的概括,也可以网上查查看,或者自己读原著)【较为冗长,不想看也可以跳过】
本书的形式为我,即查理高登做实验前后的进步报告。
我是一个低能儿,IQ很低,反应迟钝,在面包店当学徒,搬运工、清洁工,周围人都嘲笑我,但我不这么觉得,我认为他们都是我的朋友,我很开心。我参加一个教育培训,我很积极,很想变聪明,我被选中参加一个实验,一个能把我变聪明的实验。这个实验已经对一只老鼠——阿尔吉侬试验过,并且长时间有效。
我做了手术,我变聪明了,我在面包店会使用面包机,让想要嘲笑我、捉弄我、看我出丑的家伙们吃瘪。他们不再对我微笑了,只想让我出丑,不再像朋友一样对待我了。
我渐渐回忆起了往事,我妈妈是Rose,父亲是Mart,父亲认为我有选择的权利,生来智力低下不是我的错,应该能自然而然地长大,而Rose不让我去州立沃伦之家(类似养老院,不过对象是智力障碍的人),想让我上正常孩子的学校,想方设法找医生为我看病。我妈妈无法接受我的现状而我父亲认为孩子不论如何,都应当背负起父母的责任,并且爱他。我常被街道上的孩子们嘲笑,捉弄。
在我的妹妹出生并表现出智力正常后,妈妈将重心转移。妹妹诺玛因为我而在 ...
《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全文不过五千余字,却包含方方面面,如修身,治国,军事等。《道德经》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言简意赅,哲理深刻,有些比较抽象,有些则让我感到生活中随处可以运用。读完书感觉到老子的智慧广博,许多道理我是这几年的生活体验、读书才领会到的,但老子这个两千多年前的人,已经全部领会。我过去常认为几千年前的人可能智力都比现在低一些,教育水平也不及现在,他们写的书都是迂腐、落后、过时的东西。但看完《道德经》我觉得自己是大错特错。古人的物质生活没有现在这么丰富,没有这么多诱惑,活得更加单纯,他们写书不是为了当官,只是为了抒发己见。
由于对书本的钻研还不够,我还没有对《道德经》这本书的内容形成一个完整、严谨的框架,就只能谈谈我在读这本书时的所想所感。
一、“道”与“转化”
“道”在我心中留下的最大印象就是一种“转化”的思想,蕴含着矛盾而不对立,相依相存,互相转化的观点。
书的前面几章就说了“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1],“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2]。
文章中提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不尚贤,使民不争”[3],“大道废,有仁义”[4]。当我们缺少一种东西时,才会 ...